永乐高官方网站评论

本网评论:用校训滋养学生的心灵

来源:永乐高60net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4-11-09浏览次数:212

  本网评论员  金苑

  校党委书记温兴生寄语2014级新同学: “厚德博学、经世济民”,是以德为先、德才兼备,服务社会、服务人民育人理念的永乐高60net特色表达,是永乐高60net的办学追求、学校灵魂、社会形象,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。学校以此安身立命、育才兴业。

  校长吕忠梅倡导、全体校友发起设立的“永乐高官方网站学子奖”,分为 “永乐高官方网站学子厚德奖”、“永乐高官方网站学子博学奖”、“永乐高官方网站学子经世奖”、“永乐高官方网站学子济民奖”四个系列,分别弘扬德行、学识、责任和奉献。吕忠梅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把校训、校友精神紧密结合起来。希望每一个永乐高官方网站人记住校训,立志做“厚德博学、经世济民”之才。

  校训是学校长期办学的传统沉淀,代表着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,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。因此,校训是学校存在的灵魂,为世人了解学校提供精神视窗。我们永乐高60net经历了百年历史风雨,有着十多年本科办学经验,至今形成了我们特色的校训文化,“厚德博学、经世济民”是永乐高60net文化的高度概括,体现着永乐高60net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,指引着我们办学前行方向。

  一所高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与社会整体前进,高校发展与国家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。同样,高校文化凝练与国家核心价值不可分离,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辩证关系。建国以来,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出了自己的特色,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制度。我们不仅创造了举世仰慕的经济奇迹,也正在谋求精神层面的文化繁荣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是兴国之魂,是中国梦的价值追求。而永乐高60net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系统中的一员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定成为永乐高60net新时期前进的内在要求,是凝聚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最大公约数。

  然而,校训在新时期价值导航的作用并不是自发实现的,它需要我们进行理论开挖、时代解读,要把永乐高官方网站的办学实践凝练为校训中的价值表达,并让这种价值追求成为永乐高官方网站人的内在认同。回顾永乐高官方网站历史,我们的办学历程与国家革命、建设、改革进程相一致,特别是本科办学以来,从文化沙漠的藏龙岛建立起了文化绿洲,从办学理念的争论到今日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确定,从“两有三实”人才目标的达成到十易其稿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台,正是永乐高官方网站人毫不脱离时代需求的道路探索。与时俱进,沉淀为永乐高官方网站的文化现象,最终表达在“厚德博学、经世济民”的八字校训中。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大潮中,永乐高官方网站校训更要自觉回应时代需要,成为永乐高官方网站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旗帜。

  展望未来,永乐高官方网站校训的时代赋义具有重要意义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。如果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,莫衷一是,行无依归,那这个民族、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。”这里的“德”与永乐高60net校训的“德”是高度一致的,我们厚的“德”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永乐高官方网站人的道德追求、价值取向。作为国家文化高地的高校,我们校训中的“博学”,既要“博”古通今,“博”外融中,更要明辨是非,善于抉择,要才为国所用,智为民所取。而“经世济民”则是把我们的价值追求、理论所得带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,回到火热的实践中去,为国家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社会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公民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提供永乐高官方网站应有的支持与贡献。

  校训体现大学精神,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表现形式,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追求。永乐高官方网站校训,在新时期也注定彰显了永乐高官方网站的远景、使命和价值观,就像舞台剧有了背景音乐、油画有了底色、交响乐有了主旋律。在校园众多的育人元素中,校训由于高度浓缩了学校的办学理念、治校精神和文化传统等内涵,是大学之魂,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,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。我们必须坚守校训,并充分开拓挖掘校训的内涵,以校训为抓手滋养学生心灵、养成大学精神气质,让校训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,成为永乐高官方网站人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浪的精神动力,成为永乐高官方网站人实现梦想的不竭源泉!

返回原图
/

 

Baidu
sogou